星期三, 12月 13, 2006

A4作業內容

IM萬歲組 ─ 個案研究

  • 個案() 奇霉光電

個案一為位於桃園縣的奇霉光電;光電在台灣是重要的技術發展,同時也聞名於國際;在技術為主要競爭核心的產業中,技術資料便為公司的發展命脈,如果技術資料外洩,將有可能導致更多的競爭對手產生,對於公司的營運發展會面臨強大的威脅。在以電腦資訊運用愈形發達的社會,資料可以很容易的被紀錄或傳遞,因此技術資料如何被嚴格的保護將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奇霉光電成立八年,累積了大量的技術研發資料,所以如何保護重要的核心資料不外流為資訊安全的主要考量。

此個案的研究選擇考慮原因有:

    • 公司成立初期,並未重視員工的資訊使用習慣,也未限制使用IM,後來曾經發生重要技術資料外洩給競爭對手的嚴重情節,因此公司逐漸開始重視資訊安全。

    • 隨著公司規模達到4000人以上,個人不良的資訊使用習慣,將造成公司病毒流竄、擴大感染及重要資料外流;IM即為其中一種不良資訊使用因素。

    • 目前公司已限制IM的使用,當公司內資訊系統持續增加時,可以減少來自IM的因素考量,減少管理的負擔,降低資安威脅。


  • 個案() 雜打銀行

個案二為位於台北總部的雜打銀行,該銀行於全省共有100家分行,約有5000PC500Server。公司每年於資訊系統的投資預算皆為上億,公司關心的資訊相關議題依序是服務能否持續、系統是否會被駭客入侵、資料是否會被竄改、客戶等機密資料是否會外洩、病毒感染。雜打銀行目前尚未禁止員工使用IM,因為行員於上班時間都很忙,且公司基於相信員工的立場,認為不需限制員工使用IM

資訊系統對金融業來說一向是競爭力之所在,而資訊相關的客戶資料更是公司內最重要的資產。

此個案的研究選擇考慮原因有:

  • 目前銀行的資訊安全措施只是資訊安全上最基礎的一環,即與知名防毒軟體業者購買年約,並強制所有電腦都需安裝該防毒軟體,控制病毒碼和作業系統的即時更新及修正;此尚必須配合使用者良好的資訊使用習慣,及確保是否容易導致造成資料外洩。

  • 對於能夠自由使用IM的員工,其使用行為並未做嚴密的監控;對於客戶資料外洩,或病毒感染等資訊安全威脅時,也必須要檢驗來自於IM的因素。



  • 研究團隊:

這個研究是由中元普渡大學資管學院的三位成員進行,由來自IT領導補教業的黃俊宏規劃並帶領研究進行,陳惠棋來自不用報稅的科技產業MIS,黃淑玲則來自台灣資訊安全研究暨IM玩樂協會。


  • 角色扮演:

個案一:奇霉光電

    1. (資訊) 網管工程師─小龍女:陳惠棋

    2. (行銷) 業務人員─零至零:宋佳麟

    3. (技術) 協理─宋魚霞:林怡婷

研究者:黃俊宏、黃淑玲


個案二:雜打銀行

  1. (一般基層) 分行行員─小龍女:黃淑玲

  2. (管理基層) 總行管理單位的網管人員─零至零:宋佳麟

  3. (稽核單位) 稽核室經理─宋魚霞:林怡婷

研究者:黃俊宏、陳惠棋



  • 訪談題目:

  1. 何謂公司重要的資產?

  2. 是否有使用過IM?使用哪一種?是否在公司使用過?使用用途為何?

  3. 在您印象中公司網路安全防範機制有哪些?您對資訊安全的看法為?

  4. 您個人有幾個電腦帳戶?密碼的設定是否都獨立呢?

  5. 您認為公司的資產是否外洩會對你造成影響嗎?你認為IM對公司的資產威脅性如何?

20061213 上課小記

20061213

定量

定性

  • 個案研究

    • 單一個案研究

    • 結合

    • 多重個案研究

    • 歷史回顧研究

      • 特性:時間序列 time-line

        • milestone(大事紀) and time frame

      • 同理心(emphathy)

        • 眾所皆知的個案,容易建立共識的案例,大家才會認同

        • 找權威人士訪談

歷史回顧研究七步驟

  1. 問題聚焦(focus questions

  2. 定義範圍(specify the domain

  3. 蒐集證據(gather evidence

  4. 評論證據(critique the evidence

  5. 決定模式(determine patterns

  6. 陳述故事(tell the story – the account

  7. 文字記錄(write the transcript


Notes:

  • 完整的Case一定在附錄一


A5 Due 12/27 (書面資料)

整理A1~A4

No more than 4 pages

重點: Cases



個案撰寫的類型

  • 類型一:「以敘事體格式來撰寫單一個案」。

  • 類型二:「以敘事體格式來撰寫多重個案」。

  • 類型三:「以問答格式來撰寫單一或多重個案」。

  • 類型四:「以跨個案分析格式來撰寫多重個案」。





如何撰寫一份動人的個案

  • 響亮的標題:標題必須吸引人,並清楚地定義,使人一眼便可直接了解研究的目的為何。例如:「從達康(dot com)到依康(e-com)」、「明日報誤判市場規模,忘卻經濟規模」等。


  • 先聲奪人的開場:不論是平舖直敘或是直接切入主題的撰寫方式,第一段必須塑造出一種先聲奪人的開場,引領讀者進入個案中的情境。開場白的重要性在於能抓住讀者的目光,引起讀者繼續看下去的好奇心。


  • 段落分明,連續標題:在個案內容的撰寫上,必須段落分明,讓每個段落圍繞著某個主題進行說明,並以連續標題來點出每個段落的精髓。另外,可將重點圖表化,或彙整年表、階段圖、里程碑等協助讀者了解,還要注意粗體字以及劃底線的運用。最後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千萬不要讓個案內容成為流水帳或公司簡介。

  • 似有結論,但似無:研究者一般都將個案內容放在研究報告或論文的附錄中,但在個案撰寫的最後,儘量不要驟然地寫下結論,留下伏筆給予讀者一些思考空間,至於分析與結論的部份則放在主要報告或論文中。


星期三, 12月 06, 2006

20061206 上課小記

20061206

mini-case study

複現

保險1

保險2

銀行

消費產品

電信服務

教育



Case1

Case2

H0

1




2




3




4




5




6




7




8





定義明確

過程公開

資料客觀

結果重複

研究累積


A4 Due 12/12 24:00

修正Case 1&2 (符合H0)

明列訪談問題及對象

設定研究者


Notes:

個案研究的撰寫,要能夠表達H0


星期三, 11月 29, 2006

20061129 上課小記

20061129


I.V --------< ^ C.V >-----------> D.V


H0: 理論

HA:


Falsifiable (證偽)

Triangulation

(三角驗證)

  • 資料三角驗證

  • 調查者三角驗證

  • 理論三角驗證

  • 方法論三角驗證


一籃子資訊

一大張A3


多重個案研究 Mini-case study


Replication (複現)

原樣

理論


A3: due 12/5 24:00

就現有A1/A2 所發展研究架構,理論(假設),

試擬2個個案(½ A4)

反應待驗證理論


Notes:

複現的現象的變形-->多重個案研究

要驗證個案研究 可以代表其他的狀況 -->因為科學有複現的現象,所以使用多重個案研究的方式來驗證








首都醫學中心

4個研究者

9個實驗室(病理,醫學)

使用系統

定性(訪談.觀察....)

定量不顯著(因素分析)


理論

  1. Process

  2. Result


時間

  • 一年(安裝前一個月,安裝後,安裝後一年)


對象

  1. 實驗室

  2. 管理者


Notes:

為了符合科學化原則,

定性研究的主流,目前為多重個案研究,為了強調信心及複現

複現要經過安排,對研究有幫助. 才去複現.

複現最容易理解的是時間軸的複現,

舉例來說: 冰淇淋夏天賣得好還是冬天賣得好?

首先調查學生夏天吃冰淇淋及冬天吃冰淇淋的人數

就調查的狀況來看

夏天比較多


詢問喜見達或是傳統火鍋店

也許反應不出夏天或是冬天比較多

............也許他們說都賣得好^^


時間也好,對象也好,複現的現象很重要


Replication (複現)

  • 原樣複現

    • 有個現象在不同的個案都出現.(不經意)(幫助歸納)

  • 理論複現

    • 已經有個理論,想辦法去找複現.(有意的狀況)(幫助思考)


Homework: Reading 第五章多重個案研究

P.24-26 理論複現


Notes:

定性研究比定量研究更有彈性, 因為對理論有開放性

Mini-case 要多少個才會稱為mini-case

一定是要跟研究有關

決定的個案數量,是跟自己的決定理論有關

例如有一個H0, 三個HA ,那找四個case,各代表不同的理論,就很精彩.

六個個案內有兩個保險業, 也許可以當成

  1. 保險業與非保險業

  2. 同一保險業不同的作法

其中有銀行業也可以當成

  • 金融業與非金融業


Notes:

Stanley & Campbell


實驗設計

  • 實驗群

    • X1 0/E X2

  • 觀察群

    • Y1 Y2


Notes:

時間點的決定:

系統上線與否--->可能是研究的時間重點,而不是一天,一年或是一段時間


利用15分鐘講第七章

  1. 論文回顧-->鎖定一二十篇文章(很重要)

  2. 檔案紀錄的閱覽-->一定要定期整理

  3. 請勿把訪談變成漫談-->要有架構及深度

  4. 焦點式訪談--> 對研究有關,Random尋找

  5. 問卷訪談--> 選項式的問卷,事先規劃

  6. 問卷調查可以用在定性及定量,(可用問題及答案的選項來觀察是定性還是定量)

  7. 參與觀察 --> 研究者參與其中

  8. 因為是定性研究,為原樣複現,所以沒有理論,所以去掉主觀是非常重要的,要使用開放式的問題, 所以在訪談的時候要有耐心,多傾聽等到受訪者全部講完再問問題.

Notes:

如果是非職場的研究 --> 大部分會從訪談開始

星期三, 11月 22, 2006

20061120 上課小記

20061122


H0: ( 理論) <想驗證的>

HA: ( 理論) <想證明是錯的><對立的理論>


一般來說要證明HA好像比較容易好像比較容易

有點利用排除法的方式, 來證明以目前的情形H0是有可能的

想想看有沒有一個總稱

可以稱H0 HA?


結合定性定量 一籃子資訊

()角驗證 一大張A3


IM萬歲組

H0: 企業如果開放使用 Instant Messenger,企業的資訊安全威脅度會提高(BS7799推廣理論)

HA: 企業如果禁用 Instant Messenger,企業的資訊安全威脅度不會提高(挑戰BS7799理論)



一籃子資訊:

  • MSN sniffer

    • http://www.effetech.com/msn-sniffer/

  • CopiXP

    • http://www.iiscn.com/main.htm

  • Ethereal

    • http://www.ethereal.com/

  • Hi-5

  • MessenPass

    • http://www.nirsoft.net/utils/mspass.html

一大張A3


Homework:

Reading第四章結合定性與定量方法的個案研究


下星期要加兩個以上個案,內容半頁就好

星期三, 11月 01, 2006

20061101 上課小記

20061101


作業A1: 11/7 pm23:59

組別名單: 姓名,任職單位,個人興趣(MIS)

小組研究題目:

Why 研究:

(No more than one A4 page)



研究方法

研究架構

I.V (X) ---------------->D.V(Y)

^

|

C.V







假設 Hypothesis/Proposition

H0(Null):

IF........., ---> THEN .......

HA(Alternative):

IF.....not .... ----> not.............

......not...... ----> ....................

................... ----> .......not......


在文獻研討的時候, 如果各有各的文獻, 儘快找出共同性


資管所大部分都用 實證研究Empirical 的方式


Field Test田野研究: 實地的研究,大部分都拿來做定量研究但不排除定性研究


研究的特性

  • Primary(原創)

  • Secondary(延續;利用別人的再研究)

  • Basic(基礎)

  • Applied(應用)


Prescriptive Descriptive 差異: Descriptive比較沒有因果的狀況

假設研究大部分在做歸納,比較少推導應該是Descriptive


Explanatory Exploratory: Exploratory 探索性研究(原創的), Explanatory(應用)

Longitudinal:時間序列的研究

Cross-Sectional:在一定點,觀察的研究


決定要定量還是定性研究


研究方法

界定及選擇

研究客體假定

(A)人與事件是相似的

(U)人與事件是唯一的

(N)Nomothetic-針對大量的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大量資料)(定量)

(NA)利用統計調查來找出一集中趨勢(sample survey)

(NU)利用集群或因素分析來找出極端值(factor Analysis變數) (cluster Analysis 集群)

(I)Idiographic-針對少數幾個研究對象深入調查(少量資料)(定性)

(IA)少數個案的比較研究

(多重個案研究)

(IU)單一個案的歷史回顧研究(歷史回顧)

2-2、方法選擇矩陣


科學化研究五原則

  1. 過程可公開(public procedure):避免研究過程中有黑箱作業的情形發生,每個階段都應有公正的第三者來証明研究的真實性。

  2. 定義很明確(precise definition):亦即變數(包括自變數、應變數、控制變數等)的定義要明確,不可模糊不清。

  3. 資料具客觀(objective data gathering):蒐集而來的資料要經過信度與效度的驗證,以確保這些資料得以客觀地運用在研究推論的發展上。

  4. 結果可重複(replicable results):亦即提升「一般化或概化(generalization)」的能力,在相同的限制條件下,確保每次的不同研究,都會產生相似的結果。

  5. 研究可累積(systematic and cumulative fashion):每篇研究文獻的結尾都會說明其「研究限制」以及「後續發展」,這個部份便是供後人進行後續研究之處,透過研究成果的累積,才能創造出新的研究領域。

星期三, 10月 25, 2006

20061025 上課小記

20061025

宋餘俠 yhsung@rdec.gov.tw


19:30~21:40 上課時間

分組:五人為一小組


Research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

想做一個研究, 基本上符合一些原則把他完成.

  • 定性:

    • 未必有蒐集很多數據. 要做一些敘述,觀感的蒐集. 對象未必要多.以個案研究為主的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Case Study)

      • 單一個案研究single case study

      • mini case study

      • historical study


  • 定量:

    • 以根據數據來進行研究.針對很多的對象蒐集很多的數據,找出共通.

    • 樣本調查方法(Sample Survery)

    • 實驗設計(Experiment Design)


Note: 樣本調查方法最好以兩張A4內來設計

樣本調查法,問卷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並非一定要做問卷,例如可以去調閱公司的年度 財務報表,或是在三C賣場外面紀錄(但不訪問)民眾購買的物品,

故研究方法絕對不是'問卷調查法' <--------因為非絕對唯一的方式

定性可以隨著時間改變方向,定量不行



Research Frame work 研究架構

以即時通訊會不會影響生產力來舉例


自變數(IV)(即時通訊) ------> 應變數(DV)(生產力)

︿

控制變數(CV)


假設驗證

請回家看第1~6頁

比較重要是第三頁下面

文章如下
1.挑選期刊


Vogel & Wetherbe共挑選了十五本MIS領域中廣為人知的代表性期刊。前十本是根據HamiltonIves19806月所做的期刊排名調查研究,所挑出來的前十名期刊;本研究係以郵寄的方式調查了291MIS學術領域的專家,這些專家都具有博士學位並且相當投入MIS的研究,他們要求專家們根據個人投稿的偏好,由高而低地進行期刊的排序,最後回收了110份問卷,再由這些問卷整理出期刊的整體排名。後五本則是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所自行挑選的期刊(以字母順序排列)。這十五本具代表性的期刊如下所列:

    1. Management Science

    2. MIS Quarterly

    3.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 Decision Sciences

    5.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6.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7.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8.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9. ACM Computing Surveys

    10. Accounting Review

    11. Data Base

    12. Datamation

    13. Harvard Business Reviews

    14. Journal of Data Education

    15. Systems, Objectives, and Solutions


2.篩選分類法


過去幾年,很多學者根據不同的研究觀點,發展出各種分類法。Vogel & Wetherbe則從不同角度及出發點,篩選出下列六種可能的分類法做進一步的考量與驗証。他們係將上述十五本期刊內的文章,分別依據所建議的六種分類方法進行歸類,除了記錄每篇文章所屬的分類範疇之外,還包括了作者、機構、以及關鍵字等。其歸類結果將於第三階段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評估。


    1. Primary , Secondary(主要、次要)

    2. Basic , Applied(基礎、應用)

    3. Case Study , Survey , Field Test , Experiment

(個案研究、樣本調查、實地實驗、實驗室實驗)

    1. Theorem Proof , Empirical, Creative / Artistic Engineering

(理論證明、實證性、原創工程)

    1. Prescriptive/Explanatory/Causal , Descriptive/Exploratory(解釋/因果性、描述/探索性)

    2. Longitudinal , Non-longitudinal/Cross-Sectional(時間序列面向、橫斷面向)


3.衡量分類法

衡量上述六種分類法是否具備「有效性(effectiveness)」,Vogel & Wetherbe則依據三個準則,分別是「廣泛性(comprehensiveness)」、「精簡性(parsimony)」、以及「有用性(usefulness)」進行衡量。所謂「廣泛性」即表示分類法中的各個分類範疇必須要能涵蓋所有的研究領域,此為有效性的必要條件。而「精簡性」即表示分類法中的各個分類範疇沒有必要涵蓋研究領域以外的範圍。只有廣泛性與精簡性仍不夠充份,還要包括「有用性」,即表示各個範疇的分類要合理且有意義,使人易於理解與使用,並且範疇間的區分要明顯,不可重複或模糊不清。以下將探討以此三個準則來衡量上述六個分類法是否具備「有效性」。

整體來說,這六個分類法中並沒有一個完全符合有效性的準則。以下可分成四個部份來說明。首先,「Primary / Secondary」與「Basic / Applied」這兩個分類法最主要的問題在於缺乏「有用性」,迄今MIS研究大多屬於「Primary」與「Applied」的範疇,這類的區分已經沒有意義了。第二,「Prescriptive / Descriptive」與「Longitudinal / Non-longitudinal」這兩個分類法缺乏「廣泛性」,無法涵蓋所有的MIS研究領域,並且其「有用性」令人質疑。第三,「Theorem Proof / Empirical / Creative, Artistic Engineering」這個分類法符合了「廣泛性」的準則,但卻出現了大量分配不均的現象,其中「Empirical(實證性研究)」佔了絕大部份。第四,「Case Study / Survey / Field Test / Experiment」這個分類法是較具「有用性」及「精簡性」,惟因其只涵蓋了實證性研究的範疇,仍缺乏完整之「廣泛性」。




4.發展唯一且有效的分類法

藉由結合上述六個分類法的優缺點,Vogel & Wetherbe重新發展出一套符合有效性準則的分 類法,其分類範疇如下圖所示。

1-1Vogel & Wetherbe所發展的分類法









因此可以將上述十五本期刊內的文章,依據此分類法進行歸類,並加以衡量與驗證,證明了此分類法符合「有效性」的三個準則(廣泛性、精簡性、有用性)。首先,就「廣泛性」而言,其四個分類範疇「理論證明Theorem Proof /工程實作 Engineering / 實證研究Empirical / 主觀模式發展Subjective, Argumentative」幾乎涵蓋了所有的MIS研究領域,

除了實證性研究外,還包括了非實證性研究的其他領域。另外,就「精簡性」而言,其分類範疇僅簡要區分為四個,並且無一為MIS研究領域之外的多餘範疇。最後,就「有用性」而言,四個主要範疇的分類皆合理且不重複,其中實證性研究又可再進一步區分出四個子範疇「個案研究Case Study(下文將再細分) /樣本調查研究 Survey /田野調查研究 Field Test / 實驗設計Experiment」,顯示了實證性研究中的豐富性與差異性,也更加表現出此分類法的「有用性」。下表為上述各個分類範疇的原文說明。


Categories

Description

Theorem Proof

Captures applicable areas from fields such as Computer Science that otherwise would not be identified

Engineering

Captures MIS research deal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mpirical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research relying on observation

Case Study

Examination of a single organization with no experimental design or controls

Survey

Examination of several or more organizations with an experimental design but no controls

Field Test

Examination of one or more organizations with an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controls

Experiment

Laboratory study of computer-organizational problems with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high degree of control

Subjective / Argumentative

Captures creative MIS research based more on opinion and speculation than observation

1-1、分類範疇與說明


參考書目

1. Vogel & Wetherbe, “MIS Research: A Profile of Leading Journals and Universities,” Data Base, Fall, 1984.

星期三, 10月 18, 2006

20061018 上課小記

20061018

分組報告

1

推論定義上可以再清楚一點,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

未明確定義驗證方式?

推背圖的功能尚不明確?


2

如何確認所有人都有配戴或是沒有配戴平安符?

配戴的時間必須佔多少的時間或是比率才有成效?


3

可細微定義警察人員平安的定義,方便量測

4

人體靜電排除功用性不明確?不知道要應用在哪一方面?


5

醫學報告的參考資料

木炭含氯成分如何驗證?


7

恐懼的量測方式為?

未對實驗的對象的種族,認知,宗教做實驗設計.


8

未精確定義及設計驗證的條件,未見細微的控制條件來驗證.


9

樣本的數量不足.

未見如何驗證?

驗證的方式, 用事後的事實來倒推研究假設, 有科學實驗的爭議.不適合作為驗證方式.


10

未對檢測條件做明確的定義,例如:身體總水量的定義?


大家報告都很精彩,都很用心

小組的成員辛苦了^^

星期三, 10月 11, 2006

20061011 上課小記

20061011


下星期開始報告

驗證及設計方法

找一篇報導來驗證, 並說明如何設計驗證的方法


如果沒辦法驗證

就把他切成兩半,再分開做驗證


驗證的方法可以無限多

不管用任何角度來驗證,事實只有一個


如果只拿一種方式驗證, 會容易造成假科學的現象.


以英國人的判例來思考制度的設計

如果只是拷貝別人的制度,而沒有進一步了解內容

如果不能驗證research work .......那就....


政客的選舉支票

  • 我們應該接受不知道該怎麼作的人當總統?

  • 能說出答案的人一定比不能說出答案的人利害

    • 李遠哲與教改

    • 政客的選舉支票

  • 唯一的正確的答案,就是沒有永遠正確的答案

  • 那我們該怎麼辦

    • 先釐清我們要辦到什麼再說吧!

    • 再學會把事情從不確定對錯變到差不多確定對錯的方法吧

    • 用上述的方法,隨著改變處理隨之而來的改變


觀心術的科學

  • 猜撲克牌遊戲

    • 他猜對的機率應該跟別人不一樣

      • 實驗執行是否符合要求

      • 次數夠多嗎? 差異顯著嗎?

      • 差異還有其他可能的解釋嗎?

      • 惕除其他可能的理論,我們就趨近於確定

  • 催眠如何從迷信變成科學

    • 現在的催眠跟過去鄉野傳說有何不同?

    • 明確的定義及可重複性


事實一定具有再現性

  •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重點是那種比較可能發生

  • 沒有驗證, 我們應該假設一切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並以此作為行為選擇行為的依據

  • 再多的驗證, 也不可能完備,他只是改變不確定的程度


事情既已發生, 就不能當驗證的證據

  • 已經發生的事, 沒有信賴區間的問題

  • 已經發生的事, 不能當成證據


亂數抽樣與代表性

  • 亂數抽樣是用來排除其他非研究變數因素的影響力, 使得研究變數的關係(如果存在的話)能夠浮現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社會科學研究時

  • 抽樣必須嚴格的操作以符合亂數抽樣,不然研究所得就只能應用在樣本所能代表的有限情境中



假科學

  • 利用科學的工具,支持既定的結論

  • 這可以驗證嗎?

    • 想法年輕的人都喝百事可樂

  • 以能夠衡量的指標當作全部

    • 智育考試成績高 --> 適合讀大學

  • 群眾暴力

    • 多數人的意見就是對的

  • 專家暴力

    • 有名氣,有地位的專家就是對的

    • 算命仙與偽科學家

    • 不願意接受驗證或是忽視驗證結果的知識就是迷信


研究所的使命

  • 公民的四個分類

    • 邪惡但是聰明的公民是大壞蛋,但你通常拿他沒辦法

    • 邪惡但是愚笨的公民是小壞蛋,但你不值得花功夫去辦他

    • 善良但是愚笨的公民是幫凶,沒有他們, 壞蛋們成不了事

    • 善良但是聰明的公民是棟樑,社會需要他們,多多益善

  • 所以,一個社會的未來,繫於他們能不能將壞蛋跟幫凶轉化成棟樑

  • 壞蛋,研究所無能為力. 你該質問宗教界在混什麼?

  • 區隔笨幫兇跟聰明棟樑之間的, 從來不是知識的多寡, 而是他們對待知識的態度是否符合科學的精神

  • 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容許自己比別人笨應該是公訴罪

  • 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容許自己的研究生保持笨蛋的狀態的研究所應該判處死刑

星期三, 10月 04, 2006

20061004 上課小記

20061004


Last week review

提出想法的人,未必是最有價值的人

提出驗證的人,才是最有價值的



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得更好?


我們其實還是很無知

  • 讀完研究所與否,都差不太多

  • 要走正確的路,達到正確的目標的兩種方法

    • 累積夠多的知識,一開始就知道正確的路

    • 承認我們的無知,邊走邊問(研究所的目的)

  • 真正的差別是在於你的態度

    • 保持'我們不一定知道應走的方向' 的態度

    • 才能保留各種做出改變,新貢獻和新發現的可能性

    • 裝在瓶中,蜜蜂和蒼蠅的兩種策略

  • 值得為你深信的真理而堅持到不顧事實嗎?

    • 毛澤東,希特勒的堅持, 為什麼最後卻不能為其他人帶來幸福?

    • 管理者必須容許無知及不確定性, 團體才能有希望


科學與宗教

  • 為什麼大多數的科學家都不信神

    • 這是一種在科學界裡傳播的傳染病

    • 他們懂得還不夠多, 所以不相信

    • 他們對科學的理解不正確

      • 科學不能完全否定神的存在,因此相信 ( OR 不確定) 只是一個程度的差別

  • 宗教可以容許對神的存在進行檢驗嗎?

    • 檢驗是決定科學家相信與否的唯一方式

    • 我們不能證明神是否存在, (我們甚至連我們的鼻子是否存在都無法證明)

    • 但我們可以把神棍們的說法放上科學天平上做檢驗

    • 驗證一下星座說是否正確如何?


不相信神,道德就崩盤

  • 宗教三位一體的邏輯

    • 形而上層面:具備極大能力的神明是存在的

    • 道德層面:神明訂有善惡的標準,偏愛我們為善而厭惡我們為惡

    • 激勵層面:所以為了避免被神明厭惡而被它的大能所懲罰,我們必須為善

宗教信仰與科學的衝突

  • 宗教必須以有些說法一定正確為基礎(信仰), 科學卻想要挑戰他

  • 因為事實只會有一個,用來解釋同一現象時,不同法則應該會有相同的預測



科學與三位一體的衝突

  • 地球繞日的爭議

    • 部份衝擊形而上層面

  • 演化論的層面

    • 衝擊形而上,也曾猛力衝擊道德層面

  • 科學研究的成果可以用來判斷對與錯的道德問題嗎?



道德與科學的關係

  • 決策的兩個步驟

    • 事實的認定: 我這麼做,將會發生什麼

      • 科學可以告訴你答案(當然不是完全確定的答案)

      • 道德規範並不能告訴你答案

    • 價值判斷與選擇

      • 科學研究並不能告訴你答案

      • 道德規範可以告訴你答案(雖然每一個人的答案可能完全不一樣)

  • 西方文化的兩大支柱

    • 科學的研究精神

    • 基督教的道德精神


大學教育就是肯定懷疑的價值

  • 地位高,懂得多不一定是對的

    • 觀察跟驗證才是終極法官

    • 無法以事實為基礎的大學教育,是國家的恥辱更是禍害

  • 大學教授跟警察吃案的類同性

    • 拿不出證據就得聽地位高,懂得多的人

    • 但是你拿不出證據,是因為沒有證據,還是他沒鼓勵你要拿出來

    • 前者是不折不扣的科學,後者只是神龍教教主


不自由, 科學不進展

  • 大學教授的兩難

    • 你越無條件相信我,你的學習效率越好

    • 但是你可能學到錯誤的東西

    • 我也可能得教一輩子錯誤的東西

    • 大學生跟研究生的差別在於對不確定性的認知

    • 讓對的事冒出頭來吧!

      • 駁斥我,你可能得付出代價

      • 但是,對你而言,可是很上算的投資呢?

      • 對我而言,這更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呢?

      • 你想我會笨到捨得讓你得付出代價嗎?


教授,必須有所不為

  • 最大的錯誤就是斷定教授一定知道正確的答案(沒有人會有完全確定的正確答案)

  • 更大的錯誤是我們竟然不把歧見提出來,讓客觀的事實說話

  • 維繫探索的自由,是身為教授的責任

  • 請協助我們! 各位''研究生''

星期三, 9月 27, 2006

20060927上課小記

20060927


觀察:

  • 金屬(推論1初期觀察)

  • 兩種切換開關(推論1初期觀察)

  • 沒燃料會動(推論1初期觀察)

  • 沒電池不會動(經過第一次推論及驗證後發現)(推論2)

  • 不同燃料,跑的距離不同(推論3)


解釋:

  1. 推論為燃料車

    • 燃料的定義: 會被消耗

  1. 推論為電池

    • 電池的定義:

  1. 推論導電


驗證:

進一步觀察現象,一般有

  1. 不成立

  2. 不排除

  3. OK

驗證假設1

假如是燃料車,如果拔除電池

Then 燃料車會動

驗證失敗 --> 排除燃料車的可能

新增一個觀察 --> 沒電池不會動


驗證假設2

假如電壓增加

Then 速度會變快

假設驗證成功 --> 為電池

新增一個觀察 --> 為電池車


亞里斯多德偉大的地方

Logic以觀察為基礎

勇敢的提出解釋


伽利略偉大的地方

驗證(事實就是事實)

發明望遠鏡

權威是無用的(權威的好處是效率上的好處, 壞處是阻礙進步)


Note:

9/29前上選課系統確認選課清單

10/12前將應繳學分費存入兆豐銀行帳戶中

班費已經繳交,書費已經繳交


科學到底是什麼?

  • 飛機不是科學, 飛機是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的成果

  • 要造飛機, 我們必須發展製作機翼的技術

  • 製作機翼的技術必須以人類知悉一種力學原理(白努利定理)為基礎

  • 白努利到底用什麼方法發現了白努利定理?

  • 沒有白努利先生, 我們的祖先不是也製造出帆船了嗎?

  • 研究者說: 這項(知識的)發現可能對治療癌症有幫助

  • 科學的基礎是企圖弄明白周遭環境運作方式一種追根就底的哲學


一種追根究底的方法 --> 知識 --> 技術 --> 新事物/新計畫/新產品

科學的三個層面( 一種追根究底的方法 --> 知識 --> 技術 )

技術是...

科學成果之善與惡

  • 基因生物科技可以用來複製人類

  • 複製人類是否為惡

    • 善與惡如何判斷

    • 什麼是為惡,什麼是為善?

  • 如果複製人類是一件壞事

    • 基因生物科技是複製人類的必要條件

    • 發展基因生物科技是否應該禁止

    • 研究與基因相關的知識, 是否也應該一律加以禁止

    • 我們是不是應該根本禁止對任何事作追根究底的研究


科學研究建造的天堂與地獄

  • 科學研究像一把鑰匙, 他可以打開天堂的門,也可以打開地獄的門


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 作為這些應用基礎的知識之探索, 科學研究不應該被為惡的可能性所犧牲,易言之,追尋鑰匙的工作不應該被犧牲


如果我們不知道

  • 巴西的故事

    • 只要我們繼續嘗試, 事情總會找出解決方案

    • 如果我們把知識應用錯了地方, 我們可以馬上改正

    • 沒有知識, 幾乎可以確定問題不會解決

    • 如果應用錯了卻不能改進,這通常是不夠科學所造成的結果

    • 做任何事的不二法門就是: 不斷地嘗試新方法,停止沒有用的舊方法


知識是.....

知識探索的樂趣

  • 知識是被發現的, 技術是被發明的

  • 科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索知識,所謂知識,就是存在在我們四周的事實


發現事實的快樂與必要性

  • 論文在架構, 過程上的各種要求, 其實只是用來確保你的結果趨近於事實,因而能夠讓你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

    • 祂為啥要介意你去驗證他是不是真的存在




一種追根究底的方法..............

科學是一種追根究底的方法

  • 科學是一種哲學態度

    • 觀測(實驗的)結果, 是驗證某些事物是否為事實的終極法官

    • 難怪我們叫哲學博士

  • 科學因為既有認知被觀測的事實所推翻而進步

  • 科學上沒有所謂的證明(Prove), 一般所謂的證明,其實指的是通過檢驗(Test)沒被推翻而已



實驗執行條件的一些重要要求

  • 沒有理論基礎的猜測

  • 沒有控制或排除其他可能影響因素

  • 預設立場缺乏客觀性

  • 抽樣非亂數,缺乏代表性

  • 沒有比較組與比較基準

  • 理論越簡單,越有用

  • 理論越明確, 越有趣

  • 不要事情發生了再給它想解釋


新觀念從那裡來

  • 科學不管你新觀念從那裡來

  • 探索性研究 VS 驗證型研究



法則的特性

  • 法則可以應用來進行預測

  • 因為事實只會有一個,用來解釋同一現象時,不同法則應該會有相同的預測

  • 法則通常都還有改善空間

  • 實驗不可能完全準確


我們活著, 而且一直都很無知

  • 因為我們不可能做完所有最完備, 無所不包的實驗

  • 面對真理的謙卑

    • 研究者,必須而且只能夠在事實之前屈服